‧men's uno 2007/08/15
時代餵養,風格洗禮,品味膜拜,男人的性格資產與養成隨著年紀增長因而豐富,生活話題與焦點遂是有所選擇跟從或忽視;因而也有所謂世代與代溝。差異並不見得是壞事,不同乃是所有範本,男人20、30、40風華展現的Man特質,此次要你領略其中微妙奧義。
【文字/Alisa Lin;圖片提供/美商利惠、美商蘋果、本刊資料室】

 

雙十男人味

 

雙十男人味,血氣方剛,大逞英雄式作風,講義氣、重感情
雙十男人味,男兒有淚要輕彈,才是所謂真情男子漢
雙十男人味,面對逝去的愛情,轉化成令一種感染人心的力量。

 

英雄男人味

圖/men's uno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但很遺憾的是中間這段弱冠的男人年紀,我們孔老夫子卻沒說。其實,二十歲的男人,才是英雄。希臘神話裡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在二十歲出頭,就因為哥哥「相煎」非常急,派他去完成最為人熟悉的十二件苦差事,也因此成為英雄。他是宙斯跟安菲特律翁國的王后Alcmene所生的,他是宙斯為了生一個強大無比的兒子以保護神、人免於毀滅而生的。神后Hera嫉妒丈夫宙斯有外遇,所以經常對赫剌克勒斯刻意刁難,赫剌克勒斯要升格為神,則須通過十二道難關:殺掉涅墨亞的獅子、殺掉勒尼安的許德拉、捕獲阿爾忒彌斯的赤牝鹿、活捉厄律曼托斯山上的野豬、清洗奧吉亞斯的牛廄、殺掉斯廷法羅斯湖怪鳥等等。這樣辛辛苦苦闖蕩,夠男人味了吧!的確,男人味脫離不了英雄。

 

真情男人味

 

誰沒有年輕過,誰沒當過二十歲的男人,但仔細回想起來,我們所熟知的英雄,我們聯考需要背的偉人名字,幾乎都是在二十歲時即嶄露頭角,閃耀亮眼於世人前,二十歲的男人並不一定是英雄,而是英雄都是二十歲,也許你還有機會成為英雄,也許你認識過英雄而錯過。二十歲男人的淚,是酸的。李開先在寶劍記夜奔裡最後一段,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二十歲男人與三十歲男人的淚,就像是睡前的淚是眼油是很容易區分的,因為二十歲男人的淚是較容易乾的,他們可以早上為失敗而哭,但笑在還有時間,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流淚,但還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與長輩的期望。他們知道自己還有時間可以等、還有路可以闖,他們自恃甚高,他們還有很多夢可以追逐,像是最近竄紅的星光幫,就是年輕人圓夢的最好例證。

 

溫柔男人味

圖/men's uno

管風琴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BWV.565,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寫這首曲子時還未滿二十歲。觸技曲是一段炫技式的樂曲由無數簡短的修飾樂句和戲劇性的停頓所組成,是速度甚快的對位法風琴曲或古鋼琴曲。在標題中所指的「觸技曲」與「賦格曲」並不表示此曲分為兩個部分,事實上全曲乃是毫無停止的演奏,並於其中加雜自由即興與賦格的作曲手法。後因狄斯奈將之繪成卡通,透過各種圖像意像表現出樂曲的進行,而使本首曲子成為人人耳熟能詳的名曲。此曲寫作的同時,巴赫正值創作的高峰期,除了擔任宮廷樂隊的風琴師外,亦逐漸成為遠近馳名的風琴演奏家。男人和鋼琴的畫面,總是很美的,細細長長的手指敲打的白色的鋼琴鍵面,是令一種溫柔的男人味。

 

小天王的男人味

 

「為妳彈奏蕭邦的夜曲,紀念我死去的愛情,而我為妳隱姓埋名 在月光下彈琴,對妳心跳的感應,還是如此溫熱親近,懷念妳那鮮紅的唇印。」周杰倫在他的歌曲《十一月的蕭邦》唱出了一個男人對於失去愛情的心情。以同名專輯JAY走紅的周杰倫,在短短幾年之間,已經晉升亞洲小天王的地位了,當年膾炙人口的歌曲像是《星晴》、《龍捲風》、《可愛的女人》等,都是KTV當時最常點的歌曲,除了在歌唱亮眼的表現之外,周杰倫也跨足電影事業開設服裝店和餐廳等,有人說吳宗憲慧眼識英雄,的確,向周杰倫這樣從台灣誕生的一個亞洲巨星,除了風靡眾多少女之外,也深受許多青少年的崇拜。他所創作出來的音樂,就是他最有魅力的男人味。

【執行文字/Klaire CHEN;攝影/Tommy Chen】

人生的黃金顛峰 三十而立

 

因為,30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從莽撞毛躁到深思熟慮,積累的生活視野讓他們蓄勢待發隨時最好準備。這時代的30男人味,他們高調但不張揚,他們奢侈但不浪費,他們充滿幹勁卻又懂得進退,他們自戀、自信、自負、且擁有十足品味。新30代男人,讓人眼紅妒忌,卻又無法令人討厭。

 

新30代男人味

圖/men's uno

相較於二十年前30世代男人的傳統拘謹,人生最大滿足建立於孩子及家庭。新30代男人味不再墨守傳統成規,「30而立」象徵著更多顛峰時刻的來臨!沒有20世代莽撞毛躁,不懂世故,活在自我構築不切實際的目眩神迷世界裡,30代男人卓越自信,龐大的世界中心好似緊握在他們手心。在職場中,擁有如鷹般的雙眼桀傲不遜,敏捷睿智的思維,奮戰不懈的拼勁,就連穿在他們身上的那套PRADA西裝都顯得亮潔筆挺。這群與40代男人快要並駕齊驅的市場中堅菁英,堅信The World is Flat,每月最大知識營養品是Economist、Business Week和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掌握全球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情勢分析,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有天像比爾蓋茲、松下幸之助或是本田宗一郎那樣呼風喚雨。但新30代的男人不是徒有空洞的華麗,他們絕頂聰明幽默風趣,因生活充滿樂趣而感到狂喜,懂得培養人生美好事物的鑑賞力,對於衣著配件品味再也不遜於時髦女性。下了工作搖身一變成了隨性不羈的紈 子弟,能支配的收入更多,開始懂得投資自己,也沒有成家與生孩子的必要壓力;他們享受戀愛,事業充滿衝勁,偶爾過於自戀與自信。喜歡每年定期安排個私人假期,隨身帶本約翰·斯坦貝克的《Travel with Charlie》作調劑。其實,他們永遠不需要向世界解釋自己,30代男人還像是首未完成的交響曲,等著積累厚實實力,蓄勢待發迎接屬於他的40代演奏曲。

 

男性美力時代

 

另一個讓我們由衷欣賞30代男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很懂得愛自己,雖然不似20代男孩充滿旺盛飽滿活力,喜歡於運動場上披荊斬棘,愛秀幾手耀眼絕技;30代男人開始習慣上健身房鍛鍊身體,每週兩次暢快淋漓的活絡體能是忙碌生活紓壓排解的最佳出口,同時也為了保持完美體魄而沉穩踏實執行。打破對於傳統30代男人大腹便便,老態龍鍾的刻板印象,新30代男人認為講究得體的外型,也是事業職場的一大利器。因此,他們開始勤保養,從深層清潔、保濕抗氧到修護緊實,30代急欲讓自己停留在最佳黃金時期,用保養品與運動飲食來實踐凍結青春的決心。若保養得體,生活控制得宜,那些侵入性的醫學美容療法留待五十好幾再執行。這是30代的男人成熟魅力,因為他們不僅懂得體貼別人,也懂得照顧自己。

 

提昇職場即戰力 

 

30代男人,在職場上杵在一個進退失據的時代。若要細分,前、後三十世代(30~35/35~40歲)面對職場思維各有差異。後三十世代,或許曾經歷體罰與惡補填壓式的專制青春時期,感受過那藤條打在身上,瘀青亮得發紫的痕跡,所以對於體制不免多了份肅然與尊敬,造就職場態度多偏向五年級生的積極、服從與責任心,只是上有大權掌握的前輩,下有披掛高科技設備的創意新生代,杵在中間令人進退失據,還未奪權成功,眼看又要被後起之秀當成革命之標的。至於,在愛的教育與富裕生活成長的前三十世代,正好見證國外流行文化大舉入侵與網路世代的先驅,擁有很多創意理想與企圖心,唯獨穩定性不高,眼高手低,還未學會跑就急欲飛的驕傲自大心理,喜愛挑戰體制追求職場公平,但因靈活創意與旺盛企圖心特質,卻也造就了許多青年創業的成功案例,同時活絡了全球創意市場的成長率。當然,還有一群職場優秀菁英,如同大前研一說的,世界級企業家多半在30歲前就懂得抓住潮流展露才華,因為他們在20代時有30代的思維,30代時有40代的格局遠見,如此才能提昇就業競爭力。新30代的男人味定義,是努力提昇職場「即戰力」,成為世界通用人才,不讓新世代青年迎頭趕上而望塵莫及。

 

台灣30世代的文化養成

圖/men's uno

在八零年代啟蒙,九零年代成長的30世代,當他們青春正盛時,正值渾沌未明的解嚴時期,各大學運喧囂四起,他們個個就像離經叛道的少年,將積壓已久的反派情緒傾瀉而出。青澀的他們聽著西洋搖滾卡帶,受國外音樂啟蒙衝擊,沒事就跑宇宙城在唱片架上來回翻尋,裝著老靈魂的人,聽著逝去年代的嬉皮搖滾與龐克,不論是The Beatles、Doors、Jimi Hendrix,都伴著他們走過的青春記憶。之後,從Thrash metal、Grunge、BritPop風潮並列而起,有New Order、Guns & Roses、Radiohead、Megadeth、Metallica或是後期的Oasis和Blur讓少年懷特心裡不再憂鬱,當時最愛自詡蒼白文藝青年,人人一定都看村上春樹,還有《滾石》和《Spin》,在AC/DC和Vibe裡宣洩那用不完的青春精力。30世代的文化養成是那麼的小心翼翼與取得不意,所以在百花盛開的網路世界來臨前,他們早就擁有一套獨立判斷思考與品味鑑賞,相較於網路引起的資訊氾濫,20代淹沒在這些資訊拼湊與虛浮裡,少了30世代那種費盡心思的鑽研精神。那個年代的文化養成造就了現在的市場菁英,如今,所有流行重返復古風情,包括時尚、音樂、電影,就像Bon Jovi、U2還是繼續唱歌給大家聽,80年代暢銷金曲或搖滾合輯都再次循環回30世代的學生記憶裡,今年據說還會有更多經典大團將要出輯,包括Guns & Roses、Radiohead、Megadeth、Metallica等,有一天,這些東西將不再是哪個世代的專利。

 

新消費行為觀

 

30代男人,處在高消費性時期。他們比20世代更顯經濟寬裕,比40世代懂得享受生活樂趣,他們處在心智、生理、經濟、個人生活都取在某種平衡顛峰的黃金期。所以他們懂得投資生活,活得爽朗開心。這時他們多半比20代男孩更顯孩子霸氣,追求內在的精神與物質豐腴,於是他們玩心更重,玩得更大,他們不吝嗇張揚他們的不安定,他們玩車、玩旅行、玩感情,即使再忙碌,也不忘每年為自己安排一趟私人旅行。對於感情,他們願求細水長流的穩定關係,卻又怕步入婚姻的墳墓裡,收入存款夠兩人平日開心,結婚養家卻不能保證有同樣生活水平,因此30代男人希望延長交往拍拖期,要他們作出婚姻承諾必須等待成熟時機。但要他們省吃檢用不懂生活卻毫無道理,對於服裝配件永遠有他們執著的品味潔癖,對PARDA、GUCCI、Dolce & Gabbana感到特別傾心,即使他們沒有暴發戶的通通買下心理,但衣櫃裡一定要有幾件才安心。新30代男人的最大本事在,他花得越多,他賺得更賣力。取得優質生活成了驅使他們不斷上升的原動力。

【文字/ISMAIL;圖片提供/港商逸傑、華納兄弟、環球唱片、LOEWE Taiwan、寰盛、德國百靈、愛馬仕、和法、麗舍】

 

Mr.Big 40 男人40

圖/men's uno

該如何定義40歲世代的型男?首先不能呈現老態!硬要說是熟男的話,也無可厚非。要Man,Ubersexual肯定是最貼切的形容詞。當今40歲世代的男人多出生在六○年代,青春正熾八○年代,接受搖滾、民運和電影動作派硬漢英雄形象的洗禮,骨子裡勢必堅強許多。既要Man又要有型,最好事業有成還是新好男人,那麼如此能符合女性的期望的話,恐怕只有Mr. Big最寫實卻又不實際。

 

四十耍Man○○七:皮衣雷朋李麥克

 

人格養成都是從○開始(最好是從林志玲開始,你心裡這麼想的吧),從無形的態度,到有形的造型,男人所釋放的訊息無一不透露你是分屬哪個年代的人。舉凡兩性觀點、態度、舉止、談吐、價值觀、消費能力和娛樂休閒…等,都不難察覺年紀在人的身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年屆不惑…,在現今社會裡恐怕還是讓人迷惘吧,畢竟跟20歲世代的人相比,假如還沒精通網路和數位科技的話,花費時間來學習這些新知識的模樣和拼勁應當比20歲還20歲吧!或是決戰KTV,螢幕點歌單上透露年代的差異…,深怕被冠上「老人」頭銜的40歲世代,依舊保持熱情,擁抱生命,40型男們偶爾出人意表的哼哼哈嘿,便能搏得滿堂彩。

拿40歲世代的明星偶像來舉例的話,張學友、劉德華,或是好萊塢的喬治克魯尼,事業有成、成熟世故,EQ修練也比年輕人來的好,要論他們演藝事業為什麼能夠屹立不搖這麼久的原因?我想40歲世代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出生在物資缺乏,資訊和交通都不發達的年代,守舊和刻苦精神是必備的,那時代要出人頭地無非就是拼了,帥哥的話當然加分(手術回春也時興)。生活享樂少,但每個經典娛樂ICON影響所及卻都是深深烙印有所啟示,帥氣的、時髦的、性格的男性標準…我想都是七○八○年代以前所推崇,於是編造個無厘頭順口溜「皮衣雷朋李麥克」來呼應一下帥氣動感男人味…,要是你回過頭發掘歷史,你也能感受到那時代的氛圍。40歲型男的身邊有些會變,有些不變(Shake, not stir),不變的往往都是某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型態和養成。

 

四十耍Man頭條:擊退中年危機

 

成為型男的首要條件就是外表,40歲有點歷練當然,最好Man一點更有吸引力。體態外表上,不若20歲青春無敵(營養好,有差),又沒比30歲得天獨厚活在男性保養福利佳的時代(尚且拼命將肌齡停留在25歲),已經40歲了,除非天生麗質,不然還得有點積蓄才能力抗老化、賦活熟齡肌膚和改善生理機能。

男人面相在M型社會被物價上漲競爭力下跌所擠壓、性功能被房貸壓垮、皮膚被小孩拉皺、頭髮則被老闆和老婆獅吼吹到西天雲霞…(是在演我要活下去嗎?),40歲男人應當擊退中年危機,拒當家中巨大垃圾。40歲男人不能只剩一張嘴和一顆肚子,四十好卡位,憑藉歷練和資歷,才能永續經營人生開創第二春。我想以上這些型男都懂吧!

 

四十耍Man二頭肌:身材硬梆梆

 

型男的自信來自他所擅長和能控制的範疇,Ubersexual定義下的型男標準儼然都是硬漢,於是綜合硬漢和型男所得就是夠Man、具備男子氣慨的形象投射。要Man就要硬梆梆,就像英雄皆喜話當年,無論是要說40歲還像一尾活龍,還是40處男,40似乎是個臨界點(消費王建民也是男人的熬夜體能訓練),而性的實戰經驗最受用、話題永遠不嫌多。(我想型男也愛聽黃色笑話吧)加上近年健身房風潮普及已久,要保持好體態就得多運動,避免身材走樣、腦袋空了,連老二都不管用,男人要硬起來就不能光靠上網打Wii看A片求奇蹟,假如你還得迎戰慾望師奶的指控或騷擾,想要保持婚姻愉快性生活美滿,體力還是最重要;我想型男總不能淪落到婚姻買賣的行情吧,那可真會讓人遍地找眼鏡碎玻璃。

 

四十耍Man三緘其口:三不五食

圖/men's uno

40型男的魅力來自其成熟風範,就像好酒越沉越香的道理,無論是擺著增值還是品嚐都能帶來風味的驚喜與回味無窮。感情上,40型男無法被歸類在那一種類型,30、20亦如此,花心依舊花心,忠誠始終忠誠。遇見緋聞,年紀大一點稱做桃色出軌,年紀小一點喚做我們個性不合。40型男穿著入時舉止瀟灑,要扮演大眾情人還是偷心獵人,男女交手之初的鐵漢柔情總是給人最佳回憶。對於情感外遇,40型男往往也有「三不五食」的試探,好以驗證求愛尋歡的真偽,而這些或那些是不是真的,有時男人往往三緘其口。耍Man起步三不:不主動、不積極、不負責,閃人的三不:不清楚、不知道、不要問我,加上口味懸殊的五食策略:偷食、分食、甜食、節食、斷食,40型男對於感情總是有不慍不火的因應之道。(咦,聽起來像是情場老手還是愛情騙子?)

 

四十耍Man肆福氣:豪宅養生賺紅利

 

毋庸擔心昨晚血壓飆高、血脂異常,更不用一早起床發現投資報酬率暴跌…,儘管無法意會丁丁是人才明褒暗貶,也不懂MySpace交友準則,40歲型男的人生還是具備資歷優勢、經驗豐富的績優股。中高階主管卡位的年代需要和30、20型男競爭,不想退場就得把健康和資產養好,才不至於像中古車需要常常保養。年少投資最佳選擇是醫生、公務員和軍人,時空轉換當下肯定不是這麼回事兒。坐擁豪宅是階段性的夢想,養生養老是對享福做準備,雖然喜歡穿漂亮衣服,但比較講究質料和名牌了(算是派頭和犒賞自己吧),40型男的人生態度已臻豁達,懂得把握當下,對於旅行、藝術和玩樂社交都有了然於胸的成見和標準,到了這時間似乎是該要賺取人生紅利的時刻了;假若還來不及,那麼就只能怨時不我與吧!

 

【men's uno 2007 八月號 第96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qu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